你身边有没有一个经常改变造型的人呢?短则三天两头换一个发型,长则两三个星期换另外一个发型。你也许认为对方是赶时髦,喜欢新鲜感。是的,可能人家就是个喜新厌旧的败家子弟。
但是,在频繁改变自己形象的同时,谁又懂得他内心的活动,我们只看到了他外表的变化,却忽略了他的内心变化。
电视上惯有的情节:失恋了,剪头发,毫不怜惜自己留了那么久的头发,斩断情丝,告别过往,开启一段新的未来。
失恋了,一改清纯形象,浓妆艳抹奔赴酒吧浪荡狂欢,寻找刺激,甚者寻求一夜情,放纵自我,只为麻痹自己荆棘遍布的心。
其实,那些老是改变形象的人,并不是别人表面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。也许他们有我们看不懂的内心,有我们不知道的过往。
经常改变发型、发色的人,与其说是追求时髦,倒不如说是“变身愿望”强烈,从心理学上的角度分析,他们是在寻找崭新的自我,是向前迈出第一步的一个信号。这样的人,大多心中充满了不安。
内心的不安、不自信是根源。人的发型、服装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,偶尔改变一下衣着风格,改变一下头发长度、颜色,这无可厚非,总要尝试一下不一样的东西,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。
不过,今天是黑长直,过几天是满头的螺旋烫,再过一个星期又换了,这次变成了空气烫,过两个星期又出来了新花样。如此频繁地改变自己的造型,很难说她是在赶时尚、追潮流。
可以这样分析,这种类型的人,内心怀有某种不安感的可能性非常高。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,与其说“我想成为这样”,倒不如说“我想让别人这样看我”。
换句话说,自己的形象不能安定下来,是因为他对别人的视线总是充满了不安感。在经常改变形象的背后,是缺乏“自我信赖感”的心理在起作用。
这样的人,对别人的要求和非难,自己无法进行判断,而需要借助其他形式。
第一,对生活现状不够满意时,我们的内心常常是焦虑的、自我否定的。我们想改变,于是从外貌开始了,以此赋予自己一个崭新的象征。
第二,当我们的内心有所期待时,试图引起我们在乎的那个人的一次关注,含蓄地表达,通过改变引起对方的注意力,渴望被关注。
第三,当我们有情绪,又不能有所指向时,内心是躁动的,也会经常变换自己的形象,作为一种无伤大雅的宣泄,甚至于一种暗示。
通常来说,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,应该加强内在修养的磨炼,而他们借助表面形象的改变来实现精神上的安定。
由此看来,经常大幅度改变外在形象的人,多属于对自己缺乏自信、心中充满不安的类型。
人们对自己没有自信,通过不停地改变形象,就是说用外表来弥补自信心,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安定。
本文由 独钓寒江雪 原创发布于爸妈在线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