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的一生没几件让人肠子都悔青了的事呢?
后悔双十一买了XX,后悔选了这家网红餐馆,后悔辞职……
比如爱情,后悔分手了,后悔没有告白,后悔没有及早离婚……如果这世上真有后悔药,我一定先把这条产业垄断了。
如果重返分手前那一刻,你还会说出那句让你后悔的话吗?
失恋其实并不可怕,但根本无法想象我失去你之后的生活,原来是一出暗无天日的悲剧。大多数爱情都会经过争吵、撕扯、犯错、心痛,或许还有分手的过程。可怕的是失恋能让一个人失去自我,失去爱人的能力,也失去被爱的勇气。
有些爱情,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分手。
如果分手后悔了,你会选择挽回吗?
网上总有些情感专家说80%的分手是可以挽回的,为什么“我曾经委曲求全像条狗,而你却没有扔掉骄傲跟我走”,80%这么高的概率也分配不到我头上?
只不过很多人在刚分手时被痛苦情绪影响了认知和判断,采用了死缠烂打等错误方式来挽回,导致情况越来越糟。
如果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你面前,第一种是你没有和TA在一起而后悔,第二种是在一起后分开了而后悔。你认为哪种情况更后悔呢?
假设有两位股民,一位将他买的B公司的股票换成了A,结果,现在B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涨;另一位股民,他一开始买的就是A公司的股票,曾经打算换成B,不过没换。结果B大涨,他们本来可以赚1200元。
后悔的原因通常有两种,一是后悔自己当初做了某事,二是后悔自己当初没做某事。
面对同样数量受损失和收益时,损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。除了感到后悔,损失了本该拥有的钱,经济学说的厌恶损失让我们心情更加不好。
你觉得他俩哪位更后悔呢?
曾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·卡尼曼(DanielKahneman)和阿莫斯·特韦尔斯基(AmosTversky)在1982年研究发现有92%的受试者认为前者更后悔。
卡尼曼用“作为效应”来描述这一现象:在通常情况下,“不作为”是正常态,比如上文的第二位股民到最后并没有换股;而“作为”是反常的,比如第一位股民换股了。因此,不改变而继续维持“不作为”的状态较为容易。如果“作为”依然引起负面的结果,就会激起更为强烈的后悔情绪。
就像考试选择题,明明A是正确答案,发下卷子后我们看见自己曾经把A划掉改成了B的痕迹,瞬间肠子都悔青了。
后悔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情绪状态,它会促使我们责备自己,想象回到过去,做出撤销未来选择的努力,对于现实来说,后悔是一种负面的情绪;但对于将来来说,它更可是一种有益的情感。
应对长期后悔事件,我们的最佳策略并不是事后的循环悔恨和懊恼,而是反省过错、改进行为和采取事前的预防控制的措施。如果善用,后悔会让我们不后悔。
比如某天我经过蹦极的景点,我会想:如果这一次不去蹦,我以后肯定会后悔的。
像所有情绪一样,担心后悔的感觉通过大脑告诉我们:要不要再看看自己选择的方式,做了/不做的你有可能会后悔哦!
对于分手的后悔,死缠烂打只会惹来对方的厌恶,真正的爱一定是相互尊重的,“舔狗”最终只会一无所有。
冷静下来,看清现状。如果你因为后悔过去的行为而责备自己,这可能会损害自尊心。与过去的自己和解,勇敢放手。
遗憾常有,而完美的爱情从不存在。如果选择复合,则需要双方的努力,不可急于求成。
生活就是一段旅程,前任、前前任、现任他们都是旅途中的短暂伴侣,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否会陪我们走上一路。但我知道的是在低谷里每晚喝酒痛哭,颓废度日是不济于事的。谢谢你用离开教会我成长,愿以后各自安好。
别忘记积极重塑全新的自己,比如学习某项技能、健身、阅读,做任何你和前任在一起时没做过的事情,重新焕发你迷人的吸引力,你值得更好的人!
行为修正指的是采取补偿性行为,心理修正指的是自我安慰。
后悔是一时的,后悔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会因为我们的心理修正而慢慢减退。我们面对将来的事情,不一定要立刻着手去做,我们可以先做一些筹划,让曾经后悔的经验给我们一些灵感和预见性指导,做好充分准备,来降低后悔的概率。如果犹豫和畏惧选错,最好的方法是对其他选择视若无睹。
本文由 独钓寒江雪 原创发布于爸妈在线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