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从生到死有多远,呼吸之间;从迷到悟有多远,一念之间……”当禅心雅院的晨雾漫过青黛色的山峦,这句叩击灵魂的偈语便在山谷间轻轻回荡。7月21日,为期一周的爸妈在线第17期心灵导师修习班,在这片流淌着智慧的康养基地画上句点。一场关于心灵觉醒的修行,恰似山间的溪流,在学员们的生命里留下了清澈的印记。
结业合影
七日前,带着对心灵成长的渴望与助人事业的热忱,学员们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。彼时,许多人心中还萦绕着生活的迷茫与助人路上的焦虑,如同被云雾笼罩的山峰,看不清前行的方向。而当晨钟暮鼓般的课程展开,夏建国老师的话语如穿透云层的阳光,一点点照亮学员内心的角落。这位无为心理咨询的创始人,用半生的修行体悟作墨,在学员心版上写下“无为”二字的真意——不是消极懈怠,而是如流水般顺应自然,在放下刻意强求的瞬间,遇见本自具足的心灵力量。
夏老师讲解无为心理咨询
现场答疑
课堂上的思辨总在蝉鸣中起伏。夏老师说,心理咨询师与心灵导师的分野,恰如“有相”与“无相”的距离。前者执着于技法的雕琢,后者却在“不引导、不教育、不解释、不评判”的空性中,让生命自行舒展。当学员们在“寻找心灵伴侣”的实践中互换角色,一方倾诉生命历程里的褶皱,另一方只是静默陪伴,如同山间的磐石承接风雨那般自然,奇妙的变化便悄然发生:“来访者”在倾诉中忽然撞见答案,像迷路者在月光下看清了回家的路;“咨询师”则在“来则照,去则空”的过程中,触摸到无为而治的磅礴力量。原来最好的疗愈,从不是给予什么,而是让内在的智慧自然涌现。
小组讨论
心灵伴侣沟通及分享
限时演讲的十分钟里,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师。有人讲述挣脱私欲束缚的艰难,如同攀援峭壁时与重力的角力;有人分享内求诸己的顿悟,仿佛在迷雾中望见因果的脉络。夏老师坐在台下,目光里映着每个人的光芒。他曾说,修行者的徽章只有两枚:承认“一切皆是我的问题”,相信“一切皆有因果”。此刻,这些话语已不是教条,而是化作学员唇边的微笑、眼中的笃定。从最初的紧张忐忑到后来的从容舒展,他们终于明白,所谓讲台,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修行场,而真正的讲课,是让自己活成自如如水的模样。
限时演讲
离别的清晨,禅心雅院的空气里浮动着法喜的芬芳。学员们手中的心灵导师证,不是终点的勋章,而是新程的船票。有人说,这七天像一场梦,醒来时行囊里装满了“戒定慧”的种子;有人说,从此看世界的眼睛变了,坎坷处见坦途,风雨中闻花香。他们的背影融入晨光,仿佛无数颗觉醒的种子,正带着“心安可成一切事”的信念,落入更广阔的人间土壤。
颁发心灵导师证书
同修合影
山风掠过树梢,送来远处的溪流声。这不是结束,而是另一种开始——当“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”的箴言化作日常的呼吸,当“别人都是佛,就我一凡夫”的谦卑住进心田,这些曾在迷茫中跋涉的灵魂,终将成为照亮他人的光。而禅心雅院的记忆,会永远留在他们的修行册页里,提醒着那个真理:从迷到悟的距离,从来不在远方,只在每一个转念的瞬间,在每一次选择与自己和解的当下。
心灵导师班合影
爸妈在线新闻中心
2025年7月21日